经常听说文曲星下凡,那文曲星有多少位?
时间:2019-07-15 10:20:18 阅读:(371)
在各种民间神话中,从天上投胎来到人间的,恐怕就是文曲星了,各种神话传说当中,但凡有天上的神仙下凡来到人间的,大多数都是文曲星,就好像天上有很多文曲星一样。这个文曲星到底是个什么,为什么会经常转世投胎呢?人间有了这么多的文曲星,那天上还有多少文曲星呢?文曲星总共有多少位?
文曲星是掌管文才和功名利禄的星神。古人崇拜星辰,把许多星星都进行了人格化,变成了神灵。关于文曲星是天上的哪颗星说法有二:第一,文曲星即为文昌宫(或称“文昌六星”,人格化称为“文昌帝君”);第二文曲星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四星。我个人赞同前一种观点。
先来看文昌宫是什么?《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所谓的“斗”,指的是北斗七星。此七星连起来的形状似一把勺子,一般都把“勺斗”部分视为北斗七星的起始端,把“勺柄”视为尾端,同时“勺斗”又被称为“魁”,“勺柄”被称为“杓”。在北斗七星“魁”端前部有六颗星,排列起来像筐子或月牙,它们就是文昌六星。这六颗星,分别叫做“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指的都是一些官职。所以文昌宫实际上就是主管官禄的星神。又因为在科举制诞生后,官禄与文才挂钩,所以文昌宫也就多了一个掌管文才的工作了。但归根结底,古人祈求文才精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当官。
文曲星和文昌星都掌管文才和官禄,又都是星神,表明他们就是同一个神灵。此外,文曲星若真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那“文曲星”中的“曲”字何解?单独一颗星是无法构成一条曲线的,至少都要有三颗星。而将文昌六星的形状正好是一条曲线。所以文曲星最初就是指文昌星,大概由于它和北斗星毗邻,古人不小心弄错了,把文曲星当成北斗七星中的一星。
另外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其实也是文昌六星(即文曲星)。有人认为禄星专文昌六星中的第六星“司禄”,其实这是被它的名字骗了,“司禄”是“司空”的意思,仅仅代表一种官职,六星合起来才能全面的掌管官禄。
人格化的文曲星(或者说文昌六星,或者说禄星)身份有好几种:第一种为唐代四川道士张仙(张远霄);第二种为晋代梓潼县道士张亚子与蜀王张育合并而成;第三种为商朝时的比干。
因为文曲星掌管文才和官禄,所以许多文采斐然或身居高位的人都被喻为文曲星投胎转世,如:宋朝的包拯、电视剧《新白蛇传》中的许士林。虽然文曲星只有一个,但大不了多投胎几次呗。
“文曲星”原本是一个星宿名,古代总称北斗星中的斗魁六星为“文昌”。文昌六星分别叫做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和司禄。古代星相家将文昌六星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其中司禄星主人的贵贱爵赏,司命星主人的寿命长短,在民间十分流行。道教兴起后,文昌星与道教的梓潼神逐渐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也称“梓潼帝君”,成为主管天下文运之神,又称为“文曲星”“文星”。根据道教教义,各个地方都有一位守土之神,梓潼神就是四川梓潼一带的守土之神,原名叫张亚子或恶子。
相传他是晋代人,本来住在越嚮(x),为了替母亲报仇,他迁到了四川梓潼,后来战死,蜀人就为他立祠祭祀。唐代因皇帝姓李,与老子同姓,就推崇道教。据说在唐朝时,张亚子曾屡次显灵,唐玄宗时期封他为“左丞相”,唐僖宗时又封他为“济顺王”。
宋代重视科举取士,各地考生为了中 举,就祀祷神灵保佑,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其中就以梓潼神最为灵验。据《铁围山丛谈》记载:“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必至殿魁。”相传王安石小时候曾从张亚子祠经过,突然风雨大作,后来他果然当了宰相。宋、元的道士还假托梓潼神写下《清河内传》,说梓潼神生于周初,经过七十三化,在西晋末降生在四川成为张亚子,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星神并主管人间禄籍。元仁宗时期,梓潼神又被皇帝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从这时开始,文昌星神就与梓潼神合二为。明代学校里面都立有文昌祠,清代每年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生日那天,都要由朝廷派官员前往祭祀。古代全国各地建有大量的文昌庙,奉祀文昌帝君。文人在读书、科举考试时都有供奉、跪拜文曲星的习俗。
《儒林外史》中称中举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如第三回:“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后世人们还从文曲星推衍出武曲星,如《封神演义》中把比干称为文曲星,把窦荣称为武曲星,都属于北斗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