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法国战役隆美尔军功卓越 为何隆美尔没有晋升为中将
时间:2021-06-23 16:56:00 阅读:(226)
二战法国战败之后,希特勒就这长战役开始进行论功行赏了。在1940年的7月19日,给予了一批将军晋升军衔,这其中就包括了13名陆军元帅,原第19装甲军的军长、现集团军司令、兵种上将古德里安等等。不过在晋级人员的名单当中并没有隆美尔,其实这也并不是很意外,因为当时的希特勒还算是非常守规矩的,没有太过分。
在横扫西欧的战役中,第7装甲师少将师长隆美尔打出了“魔鬼之师”的称号,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虏联军97000余人,可谓大胜,并因此获得一枚“武士级”铁十字勋章。不过勋章可以颁发,军衔却不能乱提,因为隆美尔的少将军衔佩戴时间太短,还不足以凑足军官晋衔所必需的“停年”。
在二战时期的德国和日本军制中,少将晋中将的“停年”按规矩应该为三年,即便是破格提拔,也至少要服役两年左右,而隆美尔晋升少将不过是1939年9月的事情(任希特勒大本营警卫部队指挥官),并且这次晋升本身就存在着不合程序:按照德军早年条例,上校晋升将军必须经过经过陆军总参谋部的培训,显然,希特勒动用了特权。
我们看一看隆美尔在二战前后的年表,就能理解这次晋升的特别,1930年陆军少校、1935年陆军中校、1937年陆军上校,基本符合校级军官“停年”至少两年的规矩,但从上校晋升少将的停年在和平时期为三年,并且还需要陆军总参谋部的“培训学习”,而隆美尔在1939年的这次晋升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属于破格晋升,唯一的理由是他“服役于元首大本营的工作需要”。
也就是说,到法国战役后大规模晋衔的1940年7月,隆美尔的少将肩章仅仅挂了10个月,再破格晋衔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当时的希特勒也还没有后来的彻底飞扬跋扈,他多少也得顾忌陆军军官团的看法和德国军制。并且隆美尔由于之前的破格提拔和个张杨,在德军将领当中并不讨喜,普遍认为他是沾了光走了后门的“天子近臣”(包括统率装甲师),所以1940年不晋衔几乎可以理解为“领导爱护”。
但是爱将就是得宠,隆美尔晋中将的时间点非常怪异,是1941年1月1日,换句话说,希特勒刚刚等到隆美尔少将时长跨过两个年份,就完成了晋升,至于是否挂满两整年那就不重要了。因此隆美尔少将衔仅仅持续了15个月不到,已经够可以了,而古德里安1927年就是少校,1938年即已成为装甲兵总监和兵种上将,所以两年以后晋一级上将合情合理。
至于说到法国战役的战绩,其实古德里安、霍特(隆美尔的直接上级)和克莱斯特哪个不是斩获颇丰?法国军队六周便宣布投降,200万人走进战俘营。除去初期有些像样的战斗外,德军各集团军群深入法国内陆后,基本都是摧枯拉朽,各集团军、各装甲军都有大量歼敌俘敌的记录,隆美尔的战绩虽然不错,但真心没啥大惊小怪的。
隆美尔1941年元旦晋衔时正率部在法国休整,2月5日接到了出任德国非洲军军长的任命,此前一个月希特勒还在为是否出兵帮助意大利而犹豫不决,因此晋衔跟升官没有直接的联系,就是一颗晚到的将星。比如古德里安1940年晋一级上将后,如果1941年底不被解职,1942年只要有一次战役的胜利,就基本混到元帅手杖了,“古不帅”着实命苦。
1941年1月8日希特勒在高级军事会议上首次透露了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而隆美尔的级别仍然不足以指挥一个装甲军(一般都是兵种上将担任军长),更别提装甲集群了。去东线继续当师长显示不出来跟领导的特殊关系,所以去欧陆以外特殊编制的非洲军,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好歹是个军级军事主官,讨厌他的陆军将领们则是眼不见心不烦。
说到隆美尔在北非火箭般的提升和晋衔,之前已经讨论过,比如战功意外卓著、比如希特勒想树个典型鼓舞士气、比如方便指挥意大利军队一帮子上将等等,其实也有1941年以后希特勒彻底击跨普鲁士军官团的因素、重点是在德军在莫斯科受挫期间,他轻易解除了一大批抗命的将领,树立了绝对的权威,因此德国陆军的传统和军制,他已经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
希特勒甚至直接兼任了陆军总司令,意味着他可以完全插手陆军的人事和军政事宜,给自己宠爱的将军提提衔,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于是隆美尔中将于1941年6月晋兵种(装甲兵)上将和“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1942年1月再晋一级上将(也称为大将)、1942年6月22日,德军侵苏一周年的日子里,51岁的隆美尔晋升陆军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