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它自己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时间:2021-05-31 09:58:26 阅读:(169)
徽派园林是园林建筑的一个流派。徽派古园林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存在于徽州土地上的园林,同时也包括存在于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为指导、供客居他乡的徽州人聚会或赏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园林。下面星空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徽派古园林始于南宋。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迁至临安(即今杭州),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后方。随着徽州与当时京城各种交往的日渐频繁,园林意识也渐渐由西而入。所以徽派古园林在开始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杭州园林的痕迹。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才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由于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它注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以徽州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它的建筑含有非常丰富的徽州文化内涵。从园林结构到园名构思,从景点名称到景物布置,无不体现徽州文化的底蕴。
第三,以徽州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实质就是师法自然。
第四,以徽州动植物和本土建材为建园素材。虽然它有少量有外来饰物作点缀,但绝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动植物为素材进行装点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为基本素材建园,一方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求得园内构建与园外大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第五,以徽派建筑风格为基调。有的园林坐落在庭院之中,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浑然一体。有的园林虽然建筑不多,但点睛之处无不彰显着徽派建筑的风韵。
第六,以幽静怡人为目的。它虽然具有游玩、观赏、修身、养、聚会等多种功能,但幽静是第一要义。因为修建园林,主要是达官巨贾们退隐后而享用的,或者是为退隐而做准备的。只有幽静,方能修身养,只有幽静才能使人身心放松,延年益寿。
徽州园林可以按其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功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种类:一类是显赫家族自建自用的私家园林。
如较为出名的有唐模的檀干园,该园模拟西湖而建,故有“小西湖”之美称;西溪南的果园,主人是明嘉靖间的巨富吴天行,园的设计者为祝枝山、唐寅;潜口的水香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气势宏大。明、清两朝不少达官显贵,文人名士游过此园;富堨的娑罗园,为乾隆时名医汪世渡的祖居别墅,因其子汪大顺为皇帝治愈顽疾而得御赐红豆树(即娑罗树)两棵,栽于园中,并以此而名之。
也有一类是寓情于景,小中见大的庭院园林。造园于庭院之中,是徽州园林的常见手法,利用宅院有限的面积,依照地形,运用山池、园艺、雕刻、书画等多种手法,置山林于庭前,引流水于院后,叠山理水,巧妙布局。真正是庭院深深,诗情画意,幽静怡人,妙趣无限。
庭院园林最具代表的莫过于西递的西园。此园建造于清道光年间,砖砌的八字形门楼为入口,3幢楼房一字形排开,以一个狭长的庭院,将其连成一体,庭院之中又以砖墙、拱形门洞及墙上长方形漏窗相隔,形成了感觉上的前园、中园与后园。如此处理,使得整个庭院处于一种“隔与不隔,界与未界”之间,给庭院增添了幽深之美。再加上庭院中所置的石几、石鱼盆和假山、盆景与花卉,更是给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感觉。
另有一类是官府享用的衙署园林。这类园林是官家自建自用的。中国传统社会讲求 “学而优则仕”,封建官吏大多是文人,其审美情趣,文人心态在衙署园林构筑中均能得到较好的体现。如徽州府衙的环境就是“山水掩映,清幽雅致,绮丽豪华的佳境。”再有一类是古刹鹤轩亦通幽的寺观园林。
古徽州儒、释、道并存,寺、观、庵兼备。寺、观、庵选址通常为青山绿水之间,其院内受世俗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作园林式地布置。当然,寺观园林除了一般园林特点之外,还有其宗教文化特色。所以,无论是徽州府城郊的圣僧庵还是歙南小溪村的丛林寺,均是四周竹树阴护,内有苍松修竹,桃花流水,而且均有表现佛学内容的名家创作的大型的罗汉壁画。为寺观园林增辉添彩。
再有一类是古老村口的水口园林。水口是古徽州人在自己村口刻意营建的以树木、塔亭、庙宇为主要内容的成为村庄突出标志的景观区域。它是徽州村落整体建筑中的“门户”与“灵魂”。水口的树木建筑是村中大族族规中明确保护的,任何人不得随意毁损。所以,水口园林虽然没有围墙保护,但所有村民为了自身的平安与丰成,也都能自觉尽力地去对其加以维护。
徽派古园林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的园林把徽州这块古老的土地装点成一座大园林。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城如在野”,“山水引入家”。它之所以量大势宏,极尽精雕细刻,极尽曲径通幽之妙,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徽州山水美,为它师法自然提供了可能;其二是徽州文化底蕴厚,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奇思妙想;其三、徽商经济势力强大,为徽派园林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这样,就让我们今天还能享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