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究竟有多厉害?
时间:2018-10-18 16:38:54 阅读:(376)
越王勾践剑,是历史上一把非常有名的剑,它是越国君主勾践的佩剑,勾践大家都知道“卧薪尝胆”,是忍辱负重最终一举击败敌人的典型例子,也一直被拿来当做教导。再说他的佩剑,很多人知道这把剑很有名很厉害,但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其实并不多,如果从考古的角度来解读一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这把剑会如此有名了。
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出土。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它的出现让考古专家们大为惊叹,是考古人渴望不可及的偶像。
那么越王勾践剑到底有多牛,能让考古专家们这么为之为惊叹呢?
一、千年不腐
越王勾践剑出土的刹那间,让人惊叹到了。2000多年的光阴没有阻止它依就寒光逼人,它的剑身几乎看不见锈斑。千年的宝剑不仅剑身不腐,而且依然绽放着光泽,这的确是让人惊叹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1、含铅少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有的说法是,剑身的花纹处含硫高,因为硫化铜可以防锈。但是前段时间热播的《国家宝藏》,专家的解释是因为含铅少。
因为与它一起出土的两把剑可没有它这么好的运气,它们的剑身已经出现了腐蚀,基本上全是黑色了。如果说硫化铜可以防锈,那么这些剑也有这样的成份,为什么会锈呢?
通过两把剑的成分对比,我们发现了被腐蚀的剑含硫量为9.11%,含铅量为2.23%。而越王勾践剑最亮的地方,含硫量为0.8%,含铅量为0.045%,几乎是不含铅的。这次的研究推翻了曾经的硫化铜防腐,而提出了新的理论,那就是剑身不腐是因为含铅少。
看来含硫量高反而腐的厉害,含铅少才是它不腐的真正原因。
2、双重保护、墓室环境好
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也给与了它双重的保护。
这座墓葬是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它的椁室四周用了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这种黏土在考古界被称为白膏泥。而且在棺椁的下部还用了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这种白膏泥的致密就更好了。
再加上当时人们在墓坑上部,填土时把土夯的很实。这样呢这个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隔绝了与外界的空气交换。还有该墓室长期泡在地下水中,这也基本隔绝了空气。少与空气接触,这也是越王勾践剑不腐的重要原因。
这几个原因一起促使了越王勾践剑的不腐,也展现了这把王者之剑的霸气。
二、剑刃相当锋利
当时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不小心被它割破了手指,并且血流不止。可见,当时手指被它割的有多深,这足以见证它的锋利了。
但是考古专家为了测它的锋利度,还做了一个实验。那就是拿16层白纸来试它的锋刃度。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104毫米,那么16层白纸大概也就是1.664厘米。这样的厚度用锋利的剪子肯定是剪不动的,就算是用刀估计也是相当费力的。
而考古工作人员只要稍稍地用力,剑刃就能将16层白纸轻易划破,这锋利度真是让人惊叹。
所以说这把沉睡了上千年依然锋利如故的宝剑,的确是一把绝世好剑。
三、精湛的工艺
越王勾践剑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
如果这样微小的数据会让人惊叹,那么接下来它的微观世界会更让人惊叹。
专家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50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剑刃上有像树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树枝晶,它也就是越王勾践剑的细胞。在这里,我们把它叫做树枝晶的金相组织。
这种精湛的工艺制作手法,真是让我们惊叹了。千年前的古人在当时那种社会条件下,是如何做到如此细微的技术的,这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树枝晶就像封在千年宝剑里的精灵,为我们研究铸造工艺提供了钥匙。
越王勾践剑的出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即使拿今天的科学技术来评判,人们仍然会惊叹它铸造技术的高超。祖先的智慧的确值得我们膜拜,而且我们的路还很远。我们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去发现先人的各种铸造技术,来为我们现代社会所用,以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