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之战秦军如何8天赶到?白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2020-06-17 10:45:18 阅读:(396)
熟悉战国时期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一场很著名的战役,名为华阳之战。华阳之战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在战争过程中,白起率领秦军,在八天的时间内,赶往千里之外的华阳城,犹如天降神兵一般突然出现,将赵国和魏国的联军击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看起来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八天赶路千里,到了之后还能作战,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当时出动的秦兵有多少人,为何能够在八天感到华阳城?
1、鄢郢之战后,秦国的战略出击方向共有三个
一个是从原楚地东进继续攻打楚国,一个是从西、南两个方向对韩魏两国发起钳形攻势,最后一个则是北上进攻赵国。
经过前283-前280年这一阶段攻赵还是攻楚的战略争议,尤其是攻楚鄢郢之战的巨大胜利,秦国不仅尝到了甜头,也获得了理论自信,走上了“一统六合”的正确战略轨道。究其实质,便是结合地缘因素的“以迂为直”、“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后顾之忧和多线作战的战略风险。
说白了,就是先占边角,稳步推进,“远交近攻”战略已经呼之欲出了。
进攻赵国属于一头扎进三晋的怀中,势必遭到赵国和韩魏的南北联合夹击。而进攻楚国,则面临着随时被韩魏切断后路的风险。由此,进攻韩魏便成了唯一明智的选择,这个战略研判实在不难,历史上的秦国也是这么选的。
有意思的是,这个战略抉择,和后世一般所说的穰侯的“私心”,即打通“咸阳—陶邑通道”,不谋而合。穰侯恰恰一直是秦国内部主张攻打韩魏的坚定派,既然要打韩魏,当然要用穰侯,因此这次战争前,他又当上丞相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一般都是有切实逻辑的,只是限于史料完整度,有的我们能看出因果关系,有的则不能完全证实、只能推测。
为了支持“伯乐”的复出和追求,白起当然要有所表现。前276年,鄢郢之战刚刚结束不过一年,白起就马不停蹄地北上,“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掀开了攻打韩魏的序幕。之后,穰侯亲自出马,估计是想证明自己也会打仗。他初战的对手,是韩国名将暴鸢。
这一战原本没有韩国什么事,但魏国向韩国求援,韩国就出兵了。究其实质,鄢郢之战的巨大胜利和秦国的战略转向,让韩国意识到了“灭顶之灾”,只能改变立场投靠魏国,寄望两国联手可以保住韩国的生存。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韩国的军事实力不是已经在伊阙之战中被打光了么,它又哪来的军队?很简单,现在是前275年,距离伊阙之战已经过去了18年,又一代韩国人长大了,可以参军了。
对于这批鲜嫩的“韭菜”,穰侯没有客气,尤其是韩国有外交“背叛”秦国之嫌,秦军的战斗力更加旺盛,尽情“收割”,“斩首四万,暴鸢走开封”。
韩国和秦军先交战,应该是有向魏国纳投名状的意思,只是没想到,一战送了。(综合韩国战史,韩国下一次再憋出“五万人”,是11年后,只是又被白起“一勺烩”,此后韩国就彻底成了伪军。)
从战果来看,穰侯的军事水平相当不错,至少胜过暴鸢。而暴鸢,我们都知道,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都有他的身影,应该是韩国头号名将,但却不是穰侯的对手。
有鉴于此,魏国一开始是不愿意打的,打算“纳八城以和”。《资治通鉴》认为穰侯笑纳了八城然后又撕破协议,“复伐魏”,这个可能应该不大,实际应是穰侯拒绝了魏国的求和,将攻魏进行到底,这才和他的一贯主张相符合。
这一仗的结果是“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在外围打败了魏将芒卯率领的魏军,攻占一个叫北宅的城邑,从而围攻魏国国都大梁。“魏人割温以和”,这次求和穰侯同意了。究其原因应该是大梁城坚固,打了一阶段没打下,经过综合判断认为终究拿不下来,于是退兵。
前274年,魏国想找回场子,与东面的齐国合纵,准备进攻秦国。秦国“先下手为强”,穰侯再次出马,“伐魏,拔四城,斩首四万”,给了魏国当头一棒。
魏国仍然没有屈服,继续折腾。这一次它拉来了一个强悍的助手,便是赵国。
大概是对赵国比较忌惮吧,秦国此次没有立刻做出反应,魏赵联军于是先拿韩国这个狗腿子开刀,进攻韩国的华阳,著名的“华阳之战”就此爆发。时为前273年。
2、韩国的情况
专门说下韩国。韩国这个国家一般被算作是“战国七雄”之一,然而它的“成色”在七雄中大概最差,尤其是韩国的军事实力,早在伊阙之战中就基本损失殆尽,此时距离六合一统还有八十年呢,相当于打了八十年酱油。
然而韩国的“优势”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它正好位于天下之中(包括周王室在内),是衔接东西方的必经之地,又是东方各国阻抗秦国东出的第一线,所以东方各国不会坐视它被秦国灭掉,这是韩国能够活到最后的外部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而韩国的“特长”则在于它的左右逢源,展示出了丰富、灵活的外交策略。秦国有灭掉它的想法时,它就投靠东方,借力生存;而东方强势的时候,它就投靠秦国苟延残喘。这是内因。往好听了说,韩国是聪明灵活,往难听了说,就是墙头草。包括秦国在内的六国实际都反感它,但又只能容忍它,毕竟不能彻底吃掉嘛。
后期的韩国,大概也死猪不怕开水烫,沉醉于别人看它不顺眼又拿它没办法的嫌弃又无奈表情。然而吃不掉不代表不会出手教训,华阳之战韩国先期的挨揍,便是这一时期“朝秦暮魏”的咎由自取。
韩国现在的实力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八年攒出的“四万”大军已经在前275年送了,若非华阳城坚固,又占了守城战的优势,韩国估计早就躺平了。
即使如此,韩国也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只能向秦国紧急求援,据说“冠盖相望”,使者派出了一波又一波。然而秦国不排除“坐山观虎斗”尤其是讨厌韩国的心理,一直不答应,一定要等韩国被揍到不能自理。
韩桓惠王也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脸皮厚,请求当时已经生病的国家元老陈筮(《战国策》称田苓)抱病出使。这个陈筮应该是韩国的亲秦派,在秦国有很深的人脉。果然他一到达,穰侯就亲自接待,很客气地说:“哎呀,你老人家都来了,看来韩国肯定是很危急了吧?”
陈筮明明是来求人,却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势:“没啥危急的啊,穰侯怎么这么说?”穰侯心想这老头子狡猾狡猾的,故作生气:“明明使者一个接一个,连你都来了,怎么还说不急?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陈筮就说:“确实不急啊,如果真急,我们就直接投降魏赵两国了,还用向秦国来求救么?”
当时就流行这种“外交纵横辞令”,陈筮能够在秦韩两国之间如鱼得水,自然深通此道,估计也是一枚纵横家。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同时也委婉地指出秦国的不讲究,明明不愿放弃韩国,却又任由韩国和魏赵彻底两败俱伤后才出手。此外,陈筮这番话也暗含威胁的成分,就是秦国再不同意救援,韩国就真投降了。这个话才是他不好说在当面的,但意思已经传达到了。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陈筮的确厉害。穰侯也是个中高手,立刻作出反馈:“你老人家不用见我们秦王了,我这就去请求发兵救援。”事情就算拍板了。
自此,整个战局因为秦军的加入而急遽加速,因为秦军“八日而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败魏赵联军,取得压倒胜利。
在后世,所有人都倾向于认为秦军是“八日而至”即八日奔袭千里,从咸阳奔袭到华阳(即从今天的西安到郑州北,大概500公里以上),从而得出白起“长途奔袭”、“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等用兵特点。
在我看来,最终道理是如此,但这些道理的实际呈现却和惯常认知大有不同,值得细说。
比如很多人都怀疑,秦军八天奔袭千里,一天几乎要达到120里,这还不仅仅是赶路,赶到后还要作战,从战果来看,秦军还是大胜,这中间秦军体现出来的体力和执行力匪夷所思,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有人别出心裁,提出:秦军是不是走的黄河水路呢?这个想法猛一看很有道理,水路快啊,通过水路不仅节省时间,更节省了体力。
然而这个说法可以予以排除,因为当时的黄河沿线是韩魏赵三国的共同地盘,秦军若是大军通过黄河,如此行动,魏赵两国不可能发现不了,而一旦发现,华阳当面的魏赵两军就会得到秦军转运的消息,“突袭战”就打不起来了。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又怎么解释这个“八日千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释:绝大多数参加“华阳之战”的秦军根本不是从咸阳出发的!
3、为何秦兵可以千里奔袭
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参战秦军的总兵力。这块史书没有记载,但是魏赵联军的兵力是有记载的,从战果来看,魏军至少在13万以上,赵军至少在2万以上,总兵力15万以上。
我们知道,华阳是平原开阔之地,周边几乎无险可用,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秦军能够打出歼灭魏军13万和赵军2万的战绩,自身总兵力肯定不少于15万,实际上多数是占据优势。
我们假设这个数字在15-20万,大家来想想,如此规模的大军,连年对外征战的秦国会把它全部放在咸阳么?这是其一。
其二,秦国会把各地的军队先调到咸阳再统一出发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比如布防在函谷关的军队,如果调它参战,会让它先跑到咸阳,再返身向东么?傻子才这么干。
因此,这一点原本不该是个问题,只是后世绝大多数时候都盲目地以为秦军是从咸阳出发,这才有了“八日奔袭千里”的误会。实际上,秦军不是“八日奔袭千里”,而是在八日内完成了所有参战军队的调动。至于在这八天之中,是否有部队真的因为位置调动,奔袭了长达千里,可能有,但肯定不会太多。
比如,肯定有一些部队是从咸阳出发,尤其是,作为此战的主要指挥员,穰侯和白起等人应该是从咸阳火速赶到的前线。
他们花的时间肯定不到8天,因为他们还要腾出了解部队调动情况、开会公布战役计划的时间。(小分队行动,速度就快了。)
也就是说,这个“八日而至”,实际是指从决定出兵到发起战争的时间只有八天间隔。从来没有过大规模的秦军花了八天从咸阳火速赶到华阳,这是“凭空而生”的误会。
接下来的内容纯属笔者个人推测,因为没有任何史书会记载这些东西。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此战秦军到底调动了哪些部队参战。从秦国的大势看,当时全国大概可以分成秦川战区(主要对付西北义渠等国)、河东战区(主要对付赵国)、巴蜀战区(后勤基地和对付楚国)、鄢郢战区(主要对付楚国和韩魏)和崤函战区(即函谷关-宜阳新城,主要对付韩魏)。如下图:
很显然,距离华阳最近的是崤函战区和鄢郢战区,尤其是之前几年攻打魏国,相关秦军的主力部队应该主要分布在崤函战区的宜阳、新城,鄢郢战区的原楚国方城等地。
它们本来就驻军在当地,因此这些军队实际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调动,而它们与华阳的距离,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最远的也就一百里左右。
我们不确定这两个战区秦军的总兵力是否达到15-20万,考虑到这是当时秦国方面的主要战略方向,就算差也不会差多少,而如果抽调,也只是少部兵力,这个调动速度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秦国、韩国国境范围内的调动,以秦军的军纪,做到保密是没有问题的。
魏赵知道秦国会出兵,但想不到秦军会这么快的完成调动、迅速出兵,而白起打的就是这个想不到。
事实上,在白起赶往前线的时候,他就已经形成了战役计划,并发布调动命令,让传令兵火速赶往各地,争抢时间,在白起到达前线的时候,所有参战部队也已经完成调动,到达指定位置。
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根本,那就是,白起这一仗的战役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
从后来的战局看,这一仗首先是突袭战、破击战,然而它很大的可能也是歼灭战,因为赵军的下场是“沈其卒二万人于河”。
关于这一点,我看过的最搞笑的理解是:“把赵军两万人的手脚都绑上扔到黄河里”,这是对于军事和人的双重无知(可以和后来长平之战中认为赵军会乖乖趟到坑里被活埋“有一拼”),也太高估了秦军“虎狼之师”的仁慈程度。
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赵军被秦军追击、包围在了黄河南岸,走投无路,只能抢渡黄河、多数死在黄河之中。
由此反推,再结合白起一贯的用兵风格,“华阳之战”的实际战役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其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是秦军右翼主力的“横空出世”,长途奔袭、穿插迂回,直接强力穿插到魏赵联军的东方侧后,堵死其撤退的路线,反向攻击,再结合西侧、南侧的秦军偏师和北方的黄河,在韩国境内以华阳为中心,构筑了一个大包围圈。
而在这个包围圈基本形成尤其是右翼主力穿插到位后,秦军才突然全面出击,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着华阳发起突袭,如潮水般涌向华阳。
很显然,从右翼出击穿插,哪怕是穿插到黄河边,也不过是一二百里的路程,大军一日内完全可以完成。
最重要的是,这一动作肯定是强力而突然的,完全出乎魏赵联军的意料,一来他们想不到秦军会这么快参战,二来他们更想不到,秦军方面的指挥官已然是白起,而且已经下了将它们一锅端的战役决心!
以上。我们来总结一下华阳之战真正的精髓以及过往常见认知的误区——
八日而至、出其不意:这是白起、穰侯以及少数部队的“神兵天降”,尤其是白起,他就是要打敌人的一个想不到,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地亲临前线,秦军会这么快地发起突袭。这是此战最大的亮点。
兵贵神速、千里调动:包括少数部队的千里调动,但主要是指崤函战区多数军队向鄢郢战区北方韩国境内的调动,促成秦军右翼的兵力集中。实际上也就是“百里”吧,基本没有“千里”这么夸张。尤其是大军八天从咸阳“奔”到华阳根本不存在。
千里奔袭:主要是指秦军右翼的“右勾拳”动作,穿插到魏赵联军的东方侧后,但这大概算不上千里,百里吧。
先发制人:相比一般名将的“因敌制胜”,等敌人出错再出击,白起更厉害的是他一向主动出招,而等他出招后,对方就基本没有了生机。
比如魏国这次13万大军就全军覆没,这几年前后加起来,魏国几乎损失共20万左右的部队,这应该是魏国仅有的家底。
由此,华阳之战是魏国彻底被削弱的战役。
自此以后,魏国虽然在魏安釐王尤其是信陵君的带领下,有过“回光返照”,但也已经大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