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内皇城是什么?存在于皇城和紫禁城之间
时间:2020-11-18 11:02:30 阅读:(195)
一说到故宫,很多人都能够想起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紫禁城,皇城等等,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些称呼来指代故宫,但其实在古代,这些称呼都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在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就还有一个内皇城,这个地方现如今很多人可能都已经不知道了,那究竟内皇城是什么呢?今天就让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内皇城在什么位置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城有四圈城墙: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鲜为人知的是,在皇城与紫禁城之间还曾经建有一圈“内皇城”。
单士元先生在著作《故宫史话》中写道:“皇城城墙在明清两代都是两重,所谓外皇城和内皇城。内皇城在筒子河外围,一方面在紫禁城和各离宫间起隔离作用,另一方面,又使紫禁城和皇城之间增加一道防线……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之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于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个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在今地安门大街南端的丁字路口处。”这段文字提到的,便是文献史籍中很少提及的内皇城。
内皇城环护城河而建,根据弘治《大明会典》一百一十八卷和清人撰写的《明会要》记载,明朝环绕紫禁城的内皇城共有十二座门,分别为紫禁城北面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的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的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每座城门均有禁军日夜值守、门禁森严。
2、为何建立内皇城
明代北京城的这种“内皇城-上门”系统,与紫禁城一样,都与南京皇城一脉相承,其目的在于加强紫禁城的安全防卫。不过,到了清朝,由于顺治帝入主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居”,将原内城中所有汉人强行迁至外城居住,整个北京内城逐渐只有旗人居住。如此,清代帝王眼中,被八旗环绕的皇城及紫禁城安全系数大大提升,内皇城的安保作用便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清初几任帝王还对明代遗留的内廷衙署机构进行了改革,将皇城之中原明朝的十二监、四司、八局等“二十四衙门”全都撤除,统一设内务府掌管。机构裁撤后所腾退出的大量房间屋舍,被进一步改建为坛庙寺观、民宅商铺。当然,有资格在皇城内居住的只能是满族八旗官兵及家属。
就这样,明朝森严禁闭、暮气沉沉的内城,逐步衍变为开放宜居、生机勃勃的市民生活区。正如《金鳌退食笔记》中所载:“紫禁城外已尽给居人,所存宫殿苑囿,更不及明之三四。凡在昔时严肃禁密之地,担夫贩客皆得徘徊,瞻眺于其下……”
3、内皇城的开放
乾隆时期的《京师生春诗意图》(清 徐扬 绘)局部。图为“东华门大街”与“南北池子大街”交叉路口部分,从中可见,距离紫禁城东华门不过百米的区域,已经衍变为居民区。
皇城的逐步开放,使内皇城的安保作用不再。屹立于当街之中的各道“上门”不但逐渐形同虚设,而且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来往交通造成了妨碍。最终,东华门、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在清朝时悉被拆除,只保留了神武门北侧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清末民初,大量西方及日本摄影师进入北京,景山前街——这条紫禁城与景山之间的分界线,由于神武门、护城河、北上门及大高玄殿的存在,成为外国摄影师镜头中的一套经典的景观组合。
民国时期,本着“还城于民”的思想,北京城开启了一系列拆垣通路的工程。其中首要工程就是“东西两横”(长安街、景山前街)与“南北三纵”(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的开通。作为“东西两横”之一的景山前街,恰好从北上门与景山南门之间穿过,北上东门与北上西门就成了这条街上的障塞,最终于1932年被拆除。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进一步拓宽景山前街,北上门及两侧廊房也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