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契丹人过春节吗 契丹春节有哪些习俗
时间:2021-02-02 08:21:25 阅读:(168)
原本契丹人的风俗不同于汉人,但后来契丹统治燕云十六州后,很多社会风俗开始向汉人靠近。不过当时生活在北方的契丹人依旧是按照旧的习俗生活,所以在同一个民族内渐渐呈现出了两种形态。而契丹也是过春节的,其实契丹有很多习俗例如日仪、祭山、射鬼箭等,和汉人的某些仪俗有着相似之处。那契丹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其实内容也挺丰富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1、正旦朝贺
契丹人除夕之夜,契丹皇帝要亲自主持宫中岁除仪式,这一仪式有其神秘色彩,又充满了草原民族的气息。
首先由敕使与主管刑狱的北面官夷离毕率领执事郎君来到殿前,将盐和羊膏放到火中燃爆,接着由巫与大巫按照次序赞贺火神,因为在契丹人的信仰中火是最神圣的,可以扫除人世间的一切污秽,这类似于汉族除夕用爆竹驱邪相类。
契丹人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他们称之为“正旦”,契丹语为“乃捏咿叽”,这一天契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贺仪,契丹皇帝接受大臣贵戚、皇族与后族的朝贺。
这朝贺仪的风俗,最早见于史料是契丹人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即位后的第二年,耶律阿保机在“御正殿受百官及诸国使朝贺”;到了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四年(公元941年),发布诏令,“正旦”,也就是春节,与中原各国互派使者,共贺正旦,并且规定了一套“拜礼”,就是地位显赫的亲王都要行四次拜礼,每次五拜,看来很繁琐的,令出使契丹的韩琦赋诗曰:“礼烦偏苦元正拜”,这讲究还是颇多的呀!
2、正旦“惊鬼”
契丹人过春节,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宗教色彩。
在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糯米饭里掺和白羊髓,做成拳头一般大小的团子,每个毡帐放四十九枚。五更时,人们将饭团从帐中掷出,可以全部掷出,也可以不掷完。
待到天亮后,再检查计数帐外饭团数量,若是偶数,则认为吉祥如意,便举行盛大的宴会,把盏畅饮。
如果是奇数,就命令十二个萨满,也就是巫师持箭摇铃,绕帐歌呼,帐内则在炉中爆盐,烧地拍鼠,叫做“惊鬼”,此后要在帐中住满七日,才可以自由走动,谓之祈福。
这除夕日爆盐制造声响下跑所谓的“鬼”,与汉族除夕夜放鞭炮的习俗几类呀。同时,这一习俗也说明契丹人对鬼神的敬畏。
清代诗人史梦兰有咏契丹人春节习俗诗:
米团分抛五更时,绕帐铃声到日移。
昨夜春书刚进御,和风已上碧缯旗。
3、鞭春牛
契丹人在立春这天也要“鞭春牛”,但牛对于契丹人而言是吉祥物不能鞭,所以,契丹人就用土筑一个“土牛”,契丹皇帝率文武大臣来到土牛前祭拜。
立春日,契丹妇女还要进“春书”。什么是“春书”呢?据《辽史》记载:“刻青缯为帜,象龙御之,或为蟾蜍,书帜曰‘宜春’。”这似乎也与宗教有关,象征新的一年万物会繁荣昌盛。
契丹人称人日为元七,也就是正月初七。
《辽史》中记载:“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契丹人在正月还有一个节日,也就是“放偷日”。
到了正月十三,契丹君臣上下,放偷三日,也就是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
据洪皓《松漠纪闻》载:“是日,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约至期而窃取者,女愿留则听人。”
看来,这放偷日偷个媳妇是最快慰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