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人在南极建国
时间:2021-05-26 08:52:14 阅读:(483)
在这个世界上的七大洲中,南极洲是唯一一个从未有过征服、战争、贫困,饥饿、屠杀、侵略、奴役和种族灭绝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南京也不会是世外桃源,也并非乐土,而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寒冷,风暴最为频繁猛烈,最为干旱的冰雪荒漠。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是的人类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踏足于此。
南极虽然与世隔绝,但它在过去100多年中,却从来没有远离国际政治和大国竞争。随着气候变暖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南极似乎有凝聚人心、拯救地球的潜力。
1、南极归属问题。
南极是世界上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范围的唯一地方,但在1908年至1941年间, 先后有七个国家陆续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智利和阿根廷。
七国根据“扇形原则”,以南极点作为顶点,以经纬线作边,再以某国的海岸或某一纬线为底边,如此形成的扇形区内的南极陆地连同冰川,成为扇形区邻接国家的领土。
以此原则,七国要求的领土区域占南极大陆面积的八成以上。不过国际社会并不承认这七国的主权要求,呼吁将南极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由于七国和其他国家无法达成共识,1959年12月1日, 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 、英国、美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暂时搁置了南极主权归属问题。
中国于1983 年6 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the Antarctic Treaty), 1985 年10 月取得协商国的地位。
1991年10月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第11届4次南极条约协商国特别会议通过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Protocol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Antarctic Treaty)。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其他国家签署了议定书。
2、南极管治问题。
南极条约协商国是国际政府间管理南极政治事务的组织。2003年,南极条约协商国决定设立秘书处,统筹和协调南极事务。
据《南极条约》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由南极条约协商国派代表参加的ATCM是南极条约体系的决策机构,所有的南极事务都由南极条约协商国共同协商决定。协商国均享有一票否决权。
《南极条约》从几个重大方面提出了对南极的治理要求:一、和平目的;二、科研考察自由与合作;三、冻结南极主权要求。
条约第一条规定,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军事质的措施,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习以及任何类型武器的试验等等,均予禁止。
但第二条又规定,该条约不禁止为了科学研究或任何其它和平目的而使用军事人员或军事设备。另外,条约第四条还包括,条约中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缔约任何一方放弃在南极原来所主张的领土主权。
《南极条约》搁置主权共同考察的主旨背后,并没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主权要求国家封上大门。但是,由《南极条约》和相关协定构成的南极条约体系(ATS)在过去几十年中被认为是全世界各国最为成功的合作典范。
3、南极的价值。
如果遥远的月球甚至火星都有价值,诸多国家投入重金前去探索,那么近在地球上的这片广袤冰雪大陆的价值则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科学价值。南极是了解地球如何运转以及人类对其影响的关键所在,因为它不仅一直对地球的气候和海洋系统影响深远,而且冰封在四千米厚冰原中有地球过去一百万年以来气候变迁的独特记录。
其次,矿产和能源。虽然目前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覆盖,但冰雪之下已经勘探到丰富的矿产和能源,其中包括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煤田。
第三,淡水。南极冰层蕴藏丰富水资源。实际上世界上70%的淡水在南极洲。
第四,经济价值。南极洲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却风景独特,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
4、人类去了南极。
到19世纪末,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大陆。不为人知的捕鲸者和海豹猎人可能是最早踏上南极大陆寻找机会的人类。
20世纪初,英国,日本,德国,瑞典,挪威,法国和比利时都有探索南极洲的计划,还曾出现极为激烈的竞争。最终,挪威极地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ald Engelbregt Gravning Amundsen )率领的五人探险队在1911年12月14抵达南极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抵达此地的探险队。
紧随其后,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Robert Falcon Scott)带领的 五人小组于1912年1月17日到达南极点,比阿蒙森仅仅晚了30多天。
现在29个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洲设有70个永久的研究站。
中国在南极设立了四个考察站,第五个正在兴建当中,预计将在2022年建成。
中国于1983 年6 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984年开始南极考察,1985 年10 月取得《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地位后,至今已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长城、昆仑、中山和泰山站。另外第五个正在建设的罗斯海新站将在2022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