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赵括为什么要负主要责任
时间:2021-12-27 11:38:10 阅读:(420)
大家好,这里是星空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长平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长平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赵括为什么需要负主要责任?赵括做了什么事情?
赵以长安君为人质,齐兵乃出,解赵困。四年,秦国攻下韩国的野王后,把上党与韩国在今河南的领土分割开来,并且,当时的情况是韩国已经没有任何余力再去守卫上党了,所以韩国最后选择了归投至秦国也确实是无可奈何之举。在当时秦国还未能切实占领领域之时,上党太守再一次做出一个无可奈何之举,他心生一计,把上党给赵国,企图与赵国联合守住上党郡。
▲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
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 “韩不能守上党。”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孝成王不要轻举妄动,而他所说的这一点也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对于韩国的误解,相反这是处于消极战况之时所无可奈何之举的下下策罢了。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在当时还仍然年轻的赵孝成王未能看到他的良苦用心,而是选择忽略了秦国选择侵占韩国的土地占领上党,实际上对于赵国来说无异于是唇亡齿寒,未能认识到秦国此次举动对赵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时,对于赵国来说最好的举措应该是,果断的援助冯亭并且帮助他守住上党,而不应贪邻国之利。赵豹不受上党,虽然消极,但亦是忠告。赵王不听叔父之计,反认为“此大利也”。赵王贪韩国的十七座城邑,受到了平阳君的反对,他就又与宰相平原君商议。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弟,相赵孝成王,是赵孝成王初期赵国政权的实际执掌者,这年是平原君任宰相的第四年。平原君连想都不想,就说: “此大利,不可失也。”支持赵王接受韩国的上党郡。他亲自出马接受了城池,一点都没有联合上党共同抗秦的意思,把冯亭之谋变成了劫掠韩国之举,失去了本该有的道义。这让冯亭十分难堪。
冯亭不想以韩地入秦,所以他也自然而然的拒绝将以韩地纳入赵国,正如当时的使者所言的那样,无论是赵国还是韩国都是从之前的春秋时期的晋国分割出来的国家,也因此这两个国家之间与别国相比要亲切一些,且秦国是韩国和赵国的共同敌人,冯亭是想借赵以抗秦。想不到赵国和秦国一样贪韩国之地,所以,他果断的决定好断不能与赵胜之间产生合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赵胜和冯亭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没有达成,所以在当时他们并没有会面来商讨怎么应对秦军这一强大的敌人,而这一点同时也是日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走向失败的众多因素之一,因为此次会面的失败所以导致日后赵国在面对这兵力如此强盛的秦国大军攻打之时,并没有得出任何有效的防守战略,而在赵胜和冯亭并没有达成合作的关系前提之下,并且赵胜在遭到冯亭明确的拒绝合作的前提之下,赵胜已然一意孤行仍毅然出兵上党。“赵遂发兵取上党出兵“取上党”。这为赵军长平之战失败迈出了第一步。
平原君“争冯亭以权”
因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 导致大多数人对于赵括的印象都十分消极,大多数人认为他已然成为了只会空口说话,而不能真正认识到实际问题的象征人物之一。
然而,真实的情况则是十分复杂,在此之前燕国的例子就足以向赵国的君臣之间说明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其次当时向赵孝成王进谏的之人也不是朝中的官员,实际上此人就是平原君等的食客,是个能与赵国上层说上话的人,名义上好像是为赵国着想,实际上拿了秦国的金钱。孝成王以及平原君,这么重大的问题,竟然听信间谍的话。
▲长平之战历史究图
而面对当时已经不容乐观的局势,这位年轻的赵孝成王更是做了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而此次决定同时也奠定了长平之战最终走向失败的前提准备条件,在当时,赵孝成王十分突然的选择采用一个任何实用经验都没有的赵括来代替当时已经名成天下的老将廉颇来指挥长平之战的整个局势,他期待此次举动能够改变失败的战局,这也太天真了。赵王作此重大决策不可能不与宰相赵胜商议。平原君在任用赵括这一问题上有重大责任。而在此时之后,赵国选择了更换将领,不仅如此,紧接着秦国也相继选择了即使更换将领的决定。
而王龁为尉裨将的这一决定更是严格保密: “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秦国的换将很特别,让打了胜仗的主将王龁为副将,仍在原部指挥,而以白起为主将。王龁此人并没有太多的心思,相反他对此时更是毫无怨言,十分接受此次命令。而对于此次更换将领之事,赵国更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而这一点也足以可以证明秦国大军之间的将领和士兵的素质是很高的,严格的遵守大军之内的命令,并且严格执守,并且不争权、不夺攻。而另一方面赵国的实战力量大幅下跌,与此相对的却是秦国大军力量的迅速提升,而这样一来,两国之间的军力实力之间的对比则就十分清晰了,而赵国的失败也就很快昭然若揭了,而赵国君臣则被蒙在鼓里,充当了秦国的傀儡,他们既不知彼,又没有了解。那么这一种情况对于赵国来说无疑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赵国此时连和自己国家竞争的对手的名字都一无所知,那么又怎么可能取胜呢? 任用赵括廉颇是赵国的失败之三。
▲长平之战历史究图
而倘若回看秦国此时的实力则久不难发现,秦国不仅在军备实力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更是在地缘位置上占据着地理优势,在当时两军交战的地势上,有一个谷口,而这一个谷口对于当时的战争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秦军若能够抢先占据这一谷口,那么就代表着能够事先就将赵国大军的后退之路抢先斩断,而不出所料,秦国大军也果然就占据着这一起着关键作用的谷口,并且秦国大军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赵国的围控,秦国将领下令派遣五千精锐骑兵实时监视赵军大营中的留守部队。
而这一举措同时也提前宣告了赵国大军最后的失败,因为,在当时秦国大军已然完成了在谷口之地对于赵国主要军备主力的严丝合缝的包围攻势。而另一方面,赵国大军的另一个致败关键就在于,未能迅速的突围秦军的包围攻势,而由此延误了战争时机转变的关键。在秦国大军包围住赵国大军之时,赵孝成王下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下令由赵括取代廉颇,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勤习弓马,成年后更是仪表雍容,言谈不凡,被看作 “将门出将” 的典范。赵括的母亲,马服君夫人上书 反对任命赵括为长平军主将,仍然没有改变赵孝成王的决定。赵括开始在长平前线行使指挥权之后,两军相持的形势果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秦昭褰王四千七年,《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动员兵员,督察粮运,全力加强长平前线的作战能力,无疑有积极的意义。对长平赵军之兵员与军的远方来援的堵截,同时也使得其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的准备条件,长平此地留守的一些赵国士兵也被秦国大军牢牢的抓在手心里,同时也历 经了空前严峻的生存能力的考验。
▲长平之战历史究图
乞和秦国,外交失败
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很多军令,还变更了一些将领的职务弃所有物资,队列和建制都被打散,在敌军追击之下,那意味着全面溃败。但是,数十万赵军主力没有行动。赵国火中取栗,从秦国的锅里捞走了煮熟的鸭子,秦国上下大怒。赵军的无礼激怒了秦军。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到长平之后,侦察兵竟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而茄作为当时赵国的主将将领之一竟然还能被秦国大军一举消灭,那么就足以证明秦国大军之中的侦察兵的厉害之处以及赵国对于和秦国的此次作战战略有诸多失误之处。当时秦国大军的侦察兵应该是不多,而赵国作为开启了战局的首要之方竟然能够在作战之处就被秦国大军一举消灭了本国的主将之一,
这也是廉颇率领的赵国大军在长平之战中的首次战败。而众所周知,兵家之事是极其重视首次战争的胜败的,因为若首战告捷那么则会大大的激发本国士兵的士气,而倘若首战即败,那么接下来的战争局势也就不容乐观。两个月以后,“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秦军取二城四尉已经是很重要的战绩了。首先攻下野王,把上党这块肉从韩国分割出来,同时把赵、楚等引入对齐的战争,然后是“远交近攻”,集中力量攻韩。赵国不知与韩、魏等联合抗秦,只贪眼前的私利,把秦国下大力气分割出的上党纳入自己的版图,这时,若纵观秦赵两国之间的军备力量对比,则会发现,赵国此时已经了解了白起的厉害,所以用白起为将而保密。
▲长平之战历史究图
孙子说: “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178“合变”是“兵者,分合之变也”的简语。分就是分化敌人,使敌人的力量分化成若干小部分。合即是集中兵力。而对于赵括而言,无论是从他自身的家庭背景出发来看还是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背景来看,都不能够得出此人善于打仗的结论。众所周知,赵括此人出身名门,因为他的父亲赵奢就是赵国有名的战争名将,但他却并没有耳濡目染的继承他父亲的作战天赋,这一点在长平之战之中也有目共睹,因为即使是赵奢本人也表明赵括虽然作为他的儿子,但是在战争谋略还是作战战略方面都资质平平。不仅如此,廉颇更是直白的提起:“赵括的名字我常常饿能够听到,自然也就以为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为赵括作为其父亲的儿子和土地,能够亲得其父亲的真传,但是没想到赵括并不知合变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知合变”的赵括和“料敌合变”的白起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白起令“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赵国当时为了能够在战争之中取胜,赵国大军更是果断下令建造了秦壁,而此堵墙壁据史料记载更是坚硬无比拒不得入,而在秦国精锐部队抵达赵国扎营之地时,秦国的大军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之多,赵国的军力自然不能与之对抗,不仅如此,秦国的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秦军绝赵粮道是把赵军与赵国分割,五千骑兵在赵军营之间是把赵军一分为二。“出奇无穷”就是善于把自己的兵力分为奇正,并能不断使奇正相互转化,使敌人分不清哪是奇正,从而战胜敌人。用兵的这几条基本法则,白起用得都非常精到,而赵括则不会实际应用。
▲长平之战历史究图
较长的垒墙肯定是秦军所建,防范赵括军突围。秦军还用五千骑兵在赵括营垒和赵军主力防线之间机动巡逻,此时已经稳住了阵脚的秦军也有信心将他们歼灭于野外。最终,孤军食尽,几次突围未果。赵括带领残馀的士兵做了最后一次尝试,这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才是构成他最终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倘若他在当时能够选择坐镇在主战场,并且果断的下令派遣一名士兵或将领去突然袭击箭头村,那么或许最终的战局也会得到改变,但事实上,他却选择了让自己亲自上阵,但他高估了人的底线。廉颇晚年弃赵奔魏,后又谋求返回赵国,则是另一种境界,他一直活得现实而且皮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